“以人工智能為驅動力,聯合研究團隊希望面向5G網絡研究如何實現自智管理。”12月30日,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亞信科技、中國移動、中國電信、英特爾聯合發布《通信人工智能賦能自智網絡》白皮書,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院長張亞勤在會上表示,物聯網、新一代通信網絡的智能化,離不開綠色計算的概念和研究方向,而人工智能不僅是推動綠色計算的重要途徑,也是驅動通信網絡逐步實現自主管理與自動治理的重要手段。
5G網絡將實現“自智”,意味著通信網絡具備全生命周期的自動化、智能化運維能力,也就是說通訊網絡本身能夠“自服務、自愈合、自優化”。
以5G基站能耗為例,自智網絡能夠實現最優化配置、最高效應用硬件,實現整個產業的低能耗。
本次發布的《通信人工智能賦能自智網絡》白皮書提出獨具特色的“自智立方體”,有力支撐通信運營商的自智網絡目標從概念設計向實際落地邁進。白皮書提出,網絡數據中臺、通信人工智能、網絡數字孿生將成為驅動自智網絡發展演進的三大關鍵技術。
自智網絡領域的產學研合作創新正在不斷開展。亞信科技與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共同完成的“5G網絡智能化系統研發與產業規模化應用”通過國家科技成果鑒定,其中5G網絡切片等5項細分技術國際領先。亞信科技首席技術官、高級副總裁歐陽曄博士表示,通信人工智能將進一步推動運營商自智網絡等級向高階持續演進,進而逐步實現通信運營商的數智化轉型。
5G網絡的自智實踐也已落地,《通信人工智能賦能自智網絡》白皮書發布。據介紹,5G網絡的自智實踐已在我國5G網絡建設中大規模商用,直接支撐構建三大通信運營商面向5G的通信軟件生態系統,幫助運營商應對運維、能耗等方面的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