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圓代工又掀漲價潮,驅動芯片價格Q4漲得動嗎? |
來源: | 發布時間:1632114227 | 瀏覽次數:
|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臺積電已經通知所有IC設計客戶,所有半導體制程均漲價,漲幅最高達到20%,并且即日起生效。其他晶圓廠商聯電、力積電、三星也傳出調漲晶圓代工價格的消息,晶圓代工將再次掀起全面漲價潮。 伴隨著晶圓代工漲價,驅動芯片晶圓代工價格也將跟著上漲,驅動芯片市場價格是否將出現大幅上漲的跡象?第四季度驅動芯片市場價格還將繼續上漲嗎? 晶圓代工掀漲價潮,驅動芯片漲價10~15% 據臺灣媒體報道,近日,臺積電已向中國臺灣等客戶發出通知,將調漲晶圓代工價格,最高漲價20%,其中7納米至更先進制程將調漲10%價格,16納米以上的成熟制程將調漲10~20%,汽車制造商等客戶使用的成熟制程芯片價格將上調約20%。這將是臺積電有史以來幅度最大的一次調價。 不只臺積電,其他晶圓廠商也傳出漲價的消息。有消息稱,聯電擬在今年9月、11月、明年1月連續三次上調22納米、28納米制程報價,明年開始生效的價格可能高于臺積電的對應工藝價格。 三星電子將加入晶圓代工漲價潮。先前該公司副總SuhByung-hoon在第二季財報會議上表示:“我們會讓晶圓代工的價格合理化。”近日,據韓國經濟日報報道,三星電子將于第四季度正式開啟漲價,并且還會將部分智能手機AP產能外包。 全球驅動芯片晶圓產能集中在韓國、中國臺灣廠商,它們晶圓代工漲價潮將進一步抬升驅動芯片代工價格。以賽亞調研執行長曾盟斌向集微網透露,臺積電第三季度晶圓代工價格漲幅至少10~15%,其中小尺寸LCD驅動芯片代工價格也跟著上漲10~15%;聯電第三季度大尺寸、中小尺寸LCD驅動芯片代工價格漲幅約為10~15%;世界先進第三季度大尺寸LCD驅動芯片代工價格上漲10~15%。 這一波晶圓代工漲價潮可能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受疫情影響,半導體上游材料生產、供應受到影響,導致晶圓代工所需的材料持續上漲,增加了晶圓代工成本。鴻海集團董事長劉揚偉表示,原先預期半導體缺料狀況可能延續到明年第2季,現在看來缺料狀況可能會再延長到明年第2季之后,主要要看Delta疫情變數。 第二,由于全球晶圓產能不足,晶圓代工廠紛紛全球性擴張,大幅增加投資支出,為了改善盈利狀況借晶圓緊缺之名大肆漲價。臺積電因為流失8英寸及12英寸成熟制程份額,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長12%與衰退3%,較同業20~30%的成長明顯來的低。半導體產業分析師陸行之表示,通過漲價,臺積電將彌補去年、今年資本支出的錯配,挽救50%的毛利率。 需求放緩產能釋放,驅動芯片價格Q4或持平 驅動芯片代工價格雖然在持續上漲,但是下游應用市場卻并不是很景氣,部分類型的驅動芯片供需緊張局面將得到緩解,晶圓代工價格上漲不一定能夠持續促進驅動芯片價格上漲。 受疫情、供應鏈、物流及市場等因素影響,市場調研機構近期紛紛下調2021年消費電子市場預測。集邦科技指出,下半年旺季不旺疑慮漸增,再次下修今年電視出貨量至2.15億臺,年減0.9%。IDC最新報告表示,由于供應鏈和物流的挑戰持續存在,2021年全球PC出貨量預計將增長14.2%,達到3.47億臺,低于IDC于5月份預測的18%的增長率。群智咨詢報告顯示,由于印度疫情的爆發,加之國內購買力的下滑,2021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由年初預測的13.5-13.6億臺下修至13.2-13.3億臺。 由于應用市場不如預期,驅動芯片價格趨于平穩。曾盟斌向集微網表示,中小尺寸TDDI需求仍然強勁,但目前沒有進一步漲價,未來幾個月報價可能趨穩持平。 大尺寸驅動芯片價格基本不太可能繼續上漲。進入下半年,電視市場更加低迷,經過整機廠商與面板廠商博弈之后電視面板價格已經在下滑,但是處于價格高位的面板仍然給整機廠商帶來巨大的成本壓力,不利于整機廠商下半年節點促銷。曾盟斌向集微網透露,電視市場需求趨穩,庫存拉高,品牌客戶對面板、驅動芯片等零部件拉貨意愿下降,面板報價已經下跌,雖然尚未反應至驅動芯片市場,但是目前看來驅動芯片報價已經很難再提高。 伴隨著應用市場放緩,以及晶圓擴產產能釋放,大尺寸驅動芯片緊缺狀況將緩解,最低階的HD+TDDI供應緊張局面在第四季度也將開始趨緩。曾盟斌向集微網透露,第四季度大尺寸、中小尺寸驅動芯片價格可能持平,未來仍得觀察面板需求以評估驅動芯片報價是否有下跌或反轉的情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