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在線?
《大國之材》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系微信:EILIG2014
新材料在線 ID:xincailiaozaixian
圖片:受訪人提供、圖蟲創意
我國的有機硅技術起步于1952年。進入21世紀,出現最早一批從事有機硅產品研究、開發、生產及經營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安品有機硅材料有限公司(簡稱,安品)就是其中之一。
隨著建筑、太陽能和LED產業的發展,有機硅膠產業爆發,與此同時,大量國產有機硅膠品牌也在涌入市場。
與大多數品牌不同的是,安品創始人丁小衛是技術出身,他看重的是對基礎技術的研究。在有機硅材料行業,走出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
事實上,早在1997年,丁小衛就已經開始創業,做金屬表面處理的化工助劑。
一次偶然的機會,丁小衛接觸到有機硅,他發現金屬表面處理有近一半的材料需要用到有機硅。金屬材料應用廣泛,但是在加工、貯存、運輸等過程中,易被腐蝕。而有機硅作為金屬表面處理劑,具有防腐效果好、成本低、環境污染小的優點,堅持基礎研發 拒絕3M的收購 這家企業有何過人之。巨大的金屬材料市場自然帶動了有機硅市場,于是丁小衛決定轉做有機硅。
創業中的丁小衛卯著一股拼勁。
創業初期的他面臨資金困難的局面,盡管當時家境富裕,丁小衛仍不愿意向家里求助。缺錢買技術,他決定自己干。彼時,他經常一邊跑客戶,一邊鉆研相關的書籍。厚厚的技術教材書本,丁小衛把它當成小說來看。“那時候白天跑業務,一邊開車一邊打電話叫實驗員做實驗,晚上回到公司準備第二天的實驗方案。”
如此堅持了約兩年時間。
丁小衛的事業開始步入正軌,他成功地調配出有機硅電子膠。事實證明,安品的成果也得到客戶的認可,2005年,安品的電磁爐粘接膠占全國市場的85%,并成為美的、格力、蘇泊爾等家電大廠的供應商。
丁小衛回憶道,令他意外的是,安品的幾個專利已經觸及美國3M公司的核心技術。2012年,3M公司向安品伸出橄欖枝,發出收購邀請。
3M是一家以創新和產品繁多著稱于世的跨國公司,據數據顯示,世界上50%的人直接或間接接觸到3M的產品。如果被3M收購,意味著安品將迎來強大的背書后臺,丁小衛也將告別艱苦的奮斗環境。
不過,丁小衛斷然拒絕了3M的收購。他心中已經畫下藍圖,他認為在有機硅材料這方世界,還有大片領土等著他去征服。
丁小衛每年都拿出營業收入的百分之十幾用來研發,大力專注研發的后果是市場開辟的速度變得緩慢,丁小衛時常感到有些懊惱,不過每當想起自己手頭擁有的這些科研成果,他又覺得這一切的投入都是值得的。
在惠州市石化區,安品建起了研發和生產基地,其中兩棟樓是專屬于安品研發部門的,在這里已經誕生了一百多項發明專利。丁小衛還特地設置了一個聚焦戰略的研發中心,里面正在醞釀著安品的未來。
△ 安品有機硅
《大國之材》走訪了這個頗具傳奇的企業,聆聽丁小衛與有機硅材料的故事。
01
注重基礎研發
《大國之材》:安品的主要產品有哪些?
丁小衛:安品不單純只是做有機硅膠粘劑,我們的導熱材料在國內也絕對是一流,我們自己著有導熱理論的書籍。我們發現導熱理論有問題,我們都在突破。包括了水性乳液、納米材料、石墨烯等,扎進去后發現一個問題,要從更深的理論去研究,其實我們中國的企業,大都停留在很低層級的一些技術,包括我們做膠的、做導熱的企業,都停留在配方階段,而沒有什么更深層次鉆研。沒有去做合成,沒去做微觀的研究,其實微觀研究很重要,像納米材料,這里面有很多的東西可以做。
我們做研發和技術更多的是要產生一定的社會價值。
《大國之材》:安品在研發方面的投入是怎么樣的?
丁小衛:我們公司有三、四個博士后,還有幾個博導級別的教授以及一批985的碩士,都是頂尖人才。
比如今天上午我們討論一上午都是理論方面的東西,從更深層次來討論我們的產品,下午就是應用方面會議。我們理論和應用相結合,我們公司不一樣,應該會做出一些具有重大突破的成果出來。
中國材料領域的上市企業,老板大部分是做業務出身。說明中國這個階段這種技術含量不高的產品還有市場,但現在就不同了。技術需要升級,產業需要平臺。
大家不愿去投入,要做基礎的東西,沒那么簡單。其實我們做產業的最前端,很痛苦的。因為做這一塊,前期投入太大,投入的時間周期很長。不過,也是有收獲的,比如LED封裝膠國內我是第一個做出來的,第一個產業化的。導熱材料我們也走在最前面。
02
獨特優勢
《大國之材》:安品的產品布局是怎么樣的?
丁小衛:有機硅材料、導熱導電材料。為了配合當前的5G產業,以及新能源汽車,先做出業務,后面還有好多的產品,硅碳融合的材料,納米材料,以及環保安全方面的材料。
但是目前我們也是從最基本的開始,基礎有機硅樹脂都在做。因為基礎的材料搞定了,你后面產品想怎么做都行。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大家都不做基礎的東西,怎么走得遠?
《大國之材》:產品優勢有哪些?
丁小衛:終端的像三星、微軟,中興、LG、飛利浦、美的、索尼、比亞迪、北汽,都是我們客戶。
我們的產品優勢,比如導熱材料,我們的性能最好,不比國外的產品差。
我們有技術優勢,走高檔的路線。比如散熱材料,有人問我們的產品怎么像水一樣低的粘度那么高導熱系數,我說這東西是我們自己合成的,不是找的配方,別人都是一個配方打天下,安品甚至可以自己賣配方。有人的導熱灌封膠價格賣14塊,我們成本都不止。但我們是與國外產品對標的,也要賣到國外產品的價格,這樣才有利潤,不然怎么去養研發人員。
《大國之材》:去年的營收情況如何?
丁小衛:去年營收一個多億,持續十幾年了,這個數字沒有什么突破。營收情況其實我們沒有過多關注這些,我們這十幾年就是一直研發很多的新項目,把已經產生的這些利潤全部投到新項目的研發中去了。
現在我手頭掌握著一堆的好東西。
目前在我們中國來說大家做營銷比較多,為什么中國為什么制造業做得這么辛苦?賺的那么少,關鍵問題就是基礎材料受制于人。我們每年的研發費用都是占銷售額的百分之十幾,十幾年來都是。
有些公司營收十幾個億,研發才幾個人,都沒有幾個專利。如果我們要上市,是水到渠成的事 ,那也是我們戰略的一部分。安品的未來不止是幾十個億,未來要做出上百億。
《大國之材》:安品的戰略部署是怎么樣的?
丁小衛:安品有核心的技術優勢,就是打價格戰它也是有優勢的。不過打價格戰這不是做企業的一個目的。至少我們的初心是不一樣的,但是如果單是賺錢,那么早就可以把公司賣了。
杜邦一款PI膜,賣給我們650元,國內的僅19元一平方米。國內材料達不到,就它的技術能達到指標。
國產的很多材料相差太遠,雖然有相應的材料,但是相差30倍價格的材料還很多。
而對我們來說,很多東西我們能做出來,因為我們有基礎研究,所以我們手頭有一些世界級的東西。比如納米級的石墨烯,應用在電池里面,現在我們這都有,都會為產業帶來巨大改變的。
前年我們的導熱光凝膠產品,華為愿意給我一個1.3億元的訂單,但我婉拒了,價錢太低,我不想打價格戰。付出了那么多的勞力不想那么便宜賣出去,因為我要考慮后續的研發,還有要養一幫人才。
03
未來
《大國之材》:安品的定位是什么樣的?
丁小衛:其實安品未來不是單純走精細化工,我們要往功能化化學品的方向走。
在中國材料企業里面,我覺得我至少還是有點想法的人。我們不單是賺錢,還要為社會創造的價值。
社會很多的很多價值觀扭曲,大家只看著誰有錢誰厲害,如果我可以把道德底線降下來,我賺幾百個億也可以,只是我不愿意去做。
如果一個社會沒有擔當,就圖賺錢的話,這社會怎么進步?
我們的目標就想要做一流的企業,做最好的產品,成為中國的杜邦,信越。
一紙記載,滿腔情懷,歡迎指正
THE END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目前已有百余位精英加入“有機硅材料通訊錄”(支持在線群聊、實名認證、互換名片),聚集了有機硅領域董事長、總經理、技術總監、教授等高端資源,如果您想快速找到供應商、找客戶、找人脈,找合作,歡迎加入。
信息互聯,共同推動有機硅行業發展!該群主要成員包括:瓦克、埃肯有機硅、信越、合盛硅業、新安股份、三新硅業、天賜材料、回天新材、沃爾核材等。
↑點擊或掃碼識別立即加入↑
加入『新材料企業家成長營』
聽100+位上市公司董事長/高管分享企業成功之道
1V1面對面咨詢
與中國新材料產業共成長
- 相 關 推 薦 -
點擊下方,看更多企業家采訪
……
更多精彩專訪
請前往“新材料在線APP”大國之材版塊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