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圓代工漲價還沒完,成熟制程或再漲6%[] |
來源: | 發布時間:1632112745 | 瀏覽次數:
|
據臺媒經濟日報報道,晶圓代工漲價潮一波波,繼聯電、世界、臺積電之后,南韓三星也傳出要調升報價15%至20%的消息。 然而麥格理證券預測,晶圓代工成熟制程報價勁揚態勢「還沒完」,明年至少還會再漲6%,樂觀情境漲幅上看11%至13%,大幅挹注臺積電、聯電和世界等三家指標廠營運。 隨著報價漲勢延續,直接挹注相關業者毛利,麥格理最樂觀情境推算臺積電、聯電、世界明年毛利率,分別挑戰提升至54%、38%、46%,有望再創各公司的獲利顛峰。 目前麥格里對兩岸五大晶圓代工廠都評等「加碼」,大陸獲評有中芯國際和華虹半導體,對臺積電、聯電、世界目標價各為765.9元、69.5元、155.9元。看好成熟制程漲幅領先,推薦優先加碼聯電和世界。 在業界普遍調升報價之際,南韓媒體報導,三星也將調升晶圓代工價格15%至20%,漲價適用從現在開始的四到五個月內。這意味臺積電、三星、聯電、格芯、中芯、力積電、世界等七家指標廠都已全面調漲升報價,不僅透露市場盛況空前,也反映各大廠積極轉嫁半導體材料上揚的生產壓力。 業界分析,晶圓代工廠全面調漲報價,IC設計廠壓力最大,尤以主要才用成熟制程的微控制器(MCU)、驅動IC、消費性電子芯片業者最受威脅。 值得一提的是,先前聯發科最主要晶圓代工伙伴臺積電傳出調整報價,但聯發科勁敵高通旗艦晶片代工伙伴三星聞風不動,一度讓市場憂心聯發科恐較高通喪失成本競爭優勢,隨著三星也傳出漲價,且漲幅與臺積電相當,市場預期有助舒緩聯發科的壓力。 麥格理表示,今年以來成熟制程價格已大幅上調,8吋、12吋到40奈米漲幅自20%起跳,28至12奈米調漲10%,對比成熟制程主體的聯電去年第2季到今年第2季,每片晶圓毛利率成長33%,世界同期成長31%,且兩家總毛利率都大增800個基點,表現驚艷市場。 麥格理預測,明年初各成熟制程將另外調漲5%左右,正在洽談2022下半年到2023年新產能綁定的長約價格,最大漲幅可能達到20%。至于該券商基本假設,明年成熟制程平均調漲6%。 麥格理指出,成熟制程漲幅擴大,無疑對聯電、世界帶來最大效益,優先布局。目標價則以臺積電的上檔空間最大,建議長期投資。 為什么臺積電也按捺不住了? 8月26日一早,一名設計大廠經理人在上班途中突然接到臺積電打來的電話:「總部決定漲價!」幾乎同時間,臺積電的客戶紛紛接到電話,這個訊息迅速在科技業蔓延開來。 這一次的全面調漲可說是20年來頭一遭!從5納米、7納米等先進制程,到28、40制程價格全面調漲5%到20%不等,其中成熟制程漲幅更上看20%。 猶記得去年第3季法說會上,面對法人公開提問會不會跟著同業調漲價格,臺積電總裁魏哲家信誓旦旦這麼說:「對于短期的供應短缺,我們不會藉機調漲晶圓價格。」 一名臺積電前主管也指出,臺積電向來對價格有明確規范,尤其重視「partnership」(伙伴關係),創辦人張忠謀曾自評:「臺積電的成功,最大原因是partnership,服膺的是『不能因為我(臺積電)的利益,而犧牲你的利益。』」正因如此,關乎客戶利益的晶圓價格向來不輕易更動。這位前主管認為,此刻臺積電宣布全面調漲,「CC(臺積電總裁魏哲家)其實冒著很大的風險。」 這位臺積前主管點破:晶圓代工產能短缺,導致晶圓代工同業調高定價,聯電、世界先進、力積電紛紛調漲價格,而臺積電向來是價格制定者,「臺積電如果賣100元,聯電大概頂多賣80元,其他只能賣更低。」但去年起,聯電一路調價,「從80、90,現在漲到110,比臺積電還貴,這就像奔馳車的價格賣得比Toyota低。臺積電坐不住啊!」 「臺積電長期對股東都有一個承諾在,以他們這麼先進的制程,勢必要拿到更好的毛利。」晶圓代工產業主管認為,臺積電如今先進制程的發展難以使毛利率提升,成熟制程若不調漲,「過幾季就會到50%以下。」 攤開臺灣晶圓業者的毛利率表現,聯電受惠于不斷漲價,毛利率從去年初不到20%,節節上升到今年第2季已達31.25%。世界先進的毛利率同樣從31%提升到40%,力積電也從去年24%提升到如今39.5%以上,二線晶圓廠毛利率皆向上成長,唯有龍頭大哥臺積電卻一路走滑。 攤開檢視臺積電近3季的毛利率,從去年第4季的54%、今年第1季52.4%,下降到今年第2季50%。 臺積電漲價雖然顯得倉卒,但動見觀瞻的市場地位立刻吸引外資、當地券商紛紛發布報告,幾乎都給予「優于大盤」、「買進」、「增持」的評價。對臺積電2022年的表現,預估毛利率可拉高到51.5%至52%左右,EPS則可拉高至27元附近。 至于曾在年初高喊臺積電目標價上看1000元的Aletheia,亦在最新報告中樂觀看待臺積電調漲晶圓代工價格的決定。Aletheia認為,在如是漲價情境下,臺積電2022年的毛利率有望超過55%,也讓該年的預期EPS來到33元,不僅遠高于Aletheia年初預估值23.8元,也高于當時對2023年所預估的30.53元。 然而,若未來需求降低,臺積電的報價有可能會全面調降嗎?晶圓代工產業人士直言不太可能發生,「臺積電是回到折讓系統。」只不過,目前在8吋晶圓的產能上,由于新產能開出難以獲利,恐怕會持續維持供不應求狀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