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浙商入黔”助力貴州高質量發展大會在貴陽舉行。前來參加大會的浙商嘉賓,師董會董事長胡海平在會場接受了貴州日報天眼新聞的采訪。
“我們今天與貴州簽約的項目義龍新區師董會年產10萬噸高端動力電池材料項目,總投資33億元,預計年銷售額60億元,利潤10億元,稅收可達4億元。”師董會董事長胡海平說,如今,貴州的發展前景越來越好,發展空間也強勁十足,非常愿意來貴州投資,“未來,我們愿意與貴州共同前進,為貴州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
“這個項目受到貴州各級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在我第二次入黔的時候就達成了雙方合作意向。”胡海平說,公司在前期考察項目期間走了十幾個省份,最后發現貴州地方投資環境好,政府部門對企業支持力度,從項目洽談到后期落地,無論是營商環境還是自然資源環境對公司的新能源項目都有很好的積極推動作用。
胡海平表示,貴州貼心的服務,尊商愛商的營商環境讓他感受到貴州誠意十足。同時,貴州還具備了項目發展的基本優勢,水、電、煤價格與沿海城市相比都相對較低,政策環境好,尤其電力較足,可為企業節約較大成本,這些都是吸引我們來這里發展的原因。
“最近兩個多月時間里,東部、西部、南部、東北我全走過,最終下定了投資黔西南項目的決心。”胡海平說,師董會作為上市公司,它是一個智聯網平臺高新技術企業,除了新能源新材料項目落地到貴州以外,還會打造新能源產業鏈,做智慧賦能,總投資33億元!師董會年產10萬噸高端動力電池材。
“貴州的少數民族人文環境、綠色生態環境很好,可大力發展旅游產業。貴州交通越來越便利,經濟發展勢頭肯定也越來越好,越來越多的企業也愿意來貴州發展。”胡海平說,貴州具有離東盟國家、廣州、廣西較近的地理位置優勢,相信貴州將是未來的人才聚集發展高地。
對于貴州的下一步發展方向,在胡海平看來,人文環境、生態環境、新能源、鄉村振興戰略和大數據都是貴州發展的方向,要利用好自身的先天優勢以輕資產加重資產的融合發展為目標,依托大數據平臺線上線下把貴州綠色生態的農特產品運輸出去,打通新能源產業鏈,發展旅游文化產業讓貴州更好更快的走向世界,走向美好未來。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馮倩 張秀云
編輯 楊靜
編審 王淑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