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用碳化硅器件市場2025年將達500億元!國產廠商派恩杰蓄勢待發 |
來源:未知 | 發布時間:1633761760 | 瀏覽次數:
|
從第三代半導體的誕生起,就有著諸多爭議。碳化硅和氮化鎵器件究竟哪一個更好?更是成為了整個業界共同的議題。對此,派恩杰創始人、總裁黃興博士給了我們一個明確的答案。
“我可以很負責的告訴大家,我們認為碳化硅會是更好的選擇。”黃興博士表示,因為碳化硅器件在軍工、航天領域的應用歷史超過20年,特別是平面型技術,沒有可靠性風險。
黃興博士進一步指出,碳化硅在民品上使用的主要壁壘就是成本很高,但在2017年特斯拉導入碳化硅以后,每年碳化硅的成本降幅都非常可觀,隨著碳化硅產量規模不斷增加,其成本會越來越低。
目前,派恩杰的SiCMOSTDDB可靠性根據理論模型提取,在正常工作狀態下的使用壽命為1000~100,000年,失效率低于10個ppm。
國內SiCMOSFET產品目錄最全
黃興擁有美國北卡州立大學博士學位,在碳化硅與氮化鎵功率器件行業長達10余年經驗,擁有20余項專利發明,曾參與投資4000萬美元的美國自然科學基金委FREEDM項目,以及投資1.4億美元的美國能源部PowerAmerica項目。
2014-2017年,黃興博士在美國工作期間曾發布20余款SiC/GaN量產產品,包括全球首款6英寸碳化硅3300VMOSFET器件,發明首個可雙向耐壓碳化硅結終端結構。
事實上,博士畢業后,黃興本想回到中國工作,但當時碳化硅產業發展還處于早期階段,國內并沒有適合黃興的工作崗位,也是在這樣的契機下,黃興博士在杭州創立了派恩杰半導體,車用碳化硅器件市場2025年將達500億元!國產廠商派恩杰蓄勢待發。
“中國缺乏現代工業基礎,既然沒有這樣一家公司,我就給自己找一份工作,創造一家公司。”黃興表示,派恩杰取自PNJunction的音譯,PNJunction是功率器件的核心,不管是unipolar還是bipolar器件都一定要有PNJunction。我希望中國有一家像英飛凌、羅姆、CREE這樣的半導體公司,可以支撐我們國家電子信息產業發展。
黃興認為,中國是半導體的消費大國,每年進口半導體芯片金額都超過石油,既然有這么強大的應用能力,我們就應該把半導體產業鏈建立完整,形成自主可控的能力,以保障國家產業鏈的安全。
資料顯示,派恩杰半導體(杭州)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9月,是第三代半導體功率器件的Fabless廠商,專注于碳化硅和氮化鎵功率器件設計研發與產品銷售,其產品包括SiCSBD,SiCMOS以及GaNHEMT等,廣泛應用于服務器及數據中心電源、新能源汽車、智能電網、5G物聯網、工業電機、逆變器等場景和領域。
據黃興博士介紹,公司目前已經量產650V/1200V/1700V三個電壓平臺的SiCSBD與SiCMOSFET器件,產品性能指標HDFM全球領先,同時SiCMOSFET產品目錄也是國內最全。
為保證產能,派恩杰已經與全球第一家提供150mmSiC工藝的碳化硅晶圓代工廠達成了戰略合作,工廠具有30年車規芯片供應經驗,因此,派恩杰的芯片也是一個完全符合車規標準的生產線制造出來的,SiCMOSFET的年產能可達100KK。
同時,派恩杰非常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已獲授權專利21項。其中包含軟著1項,集成電路布圖3項,實用新型17項。
汽車是碳化硅最大的應用市場
由于碳化硅材料具備耐高溫、耐高壓、高頻率、大功率、抗輻射等優異特性,其應用范圍也從軍用市場逐步向民用市場拓展,并在5G基站、新能源汽車、特高壓、數據中心等場景都得到了廣泛應用。
那么,究竟哪個領域會是碳化硅最大的應用市場?
黃興博士認為,目前電動汽車是碳化硅MOSFET最大的應用市場,且未來汽車一定會上800V的電壓平臺。800V電壓平臺的優勢在于重量更輕、體積更小、效率更高,無論是電池的充放電還是電機驅動,都需要用到這樣的設備。
據介紹,在當前的市場上,包括特斯拉model3在內的車企目前均處于400V的電壓平臺。未來如果升級到800V的電壓平臺,其充電速度就能大大提高,從以前的1分鐘充9公里變成1分鐘充27公里,充滿300公里僅需要十來分鐘。
同時,電壓升級至800V以后,電流就可以減小,而所需線材的成本也將減少,銅線的截面積可以從95平方毫米降低至35平方毫米,使得后續在拐彎、布局布線更靈活。
從功率器件使用成本方面來看,800V電壓平臺的功率器件一般使用1200V的功率器件,而相比600V或者700V、400V的功率器件,800V電壓平臺的功率器件每千瓦數的成本要更便宜一些。
碳中和驅動碳化硅器件需求增長
隨著“碳中和”、“碳達峰”的提出,綠色用電、高效用電顯得至關重要。
國務院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中明確表示,到2025年純電動乘用車新車平均電耗降至12.0千瓦時/百公里,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
這也意味著,要實現12.0千瓦時/百公里能耗目標就一定要使用更高效率、更大功率密度的三電系統才能滿足要求。
黃興博士指出,從市場容量來看,中國2020年汽車銷量2500萬輛,2025年電動汽車占比要達到20%,所以電動汽車至少是年產500萬輛,預計對碳化硅6英寸晶圓的產能年需求達100萬片,僅車用碳化硅器件市場約500億元。
通過對比1200V的IGBT和1200V的碳化硅可知,在10kHz工作頻率,SiC能降低38%的損耗,在長期正常行駛過程當中,可以綜合提高5%-10%的效率。
此外,電機小型化以及靜音是當前的市場趨勢,以特斯拉為例,它的發動機轉速是18000轉,在高速運行下,可以通過提高頻率使用更小的電機來達到更高的功率密度,這就需要把開關頻率提升到30kHz以上,而在30kHz工作頻率,SiC能降低約60%的損耗。
從成本上來講,同樣功率等級的碳化硅的成本大概是IGBT模塊的2.5倍,單看成本碳化硅確實比IGBT高出不少,但是在同樣的續航里程下,由于碳化硅能提高5-10%的效率,就可以減少電池的裝配容量,使得電池成本大幅下降。
“對車企來說,以目前的價格成本來說,用碳化硅已經更劃算了。”黃興博士表示,碳化硅大概每年有20%左右的價格降幅,預計2025年成本降低一半,而IGBT技術卻已經很成熟,由技術提升帶來的成本下降空間有限。 |
|
上一篇:不可見光等添動能,億光下半年營收預估平穩
下一篇:總投資3.6億元 硅烷科技擬建設500噸/年半導體硅材料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