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創新進入平臺期,手機供應鏈企業切入物聯 |
來源: | 發布時間:1632115049 | 瀏覽次數:
|
手機供應鏈企業利潤下滑背后顯現手機行業的整體低迷。 “手機需求的波動對公司整體運營的影響會逐漸降低,目前匯頂的研發投入正在向物聯網(IoT)和汽車電子領域延伸。”8月27日,匯頂科技總裁胡煜華在半年報投資者交流會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公司毛利率目標為保持在50%左右,處于一個相對合理的水平。 26日晚間,匯頂科技(603160,SH)發布了2021年半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9.1億元,同比下滑4.78%;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21億元,同比下滑29.6%。 此前匯頂曾是A股首家市值破千億的芯片公司,指紋芯片在新機中導入比例接近90%。 利潤下滑背后顯現手機行業的整體低迷。匯頂在公告中表示,因受市場競爭加劇、疫情等綜合影響,毛利率的下降及研發費用的增加,導致2021年上半年凈利潤有所下降。 有手機供應鏈人士對記者表示,在經歷了年初的“低位反彈”后,手機市場的熱度下降。“目前消費電子供應鏈觀望情緒仍重,上游供應鏈中從PCB到被動元件、光學鏡頭等下單都趨于保守。5G芯片已經開始出現過剩的苗頭,部分稀缺芯片炒貨心態濃厚,真正的需求被遮擋,市場處于一個非常復雜的階段。”該人士說。 除了匯頂外,另一家手機ODM企業聞泰科技的半年報中,通訊ODM業務也處于下滑狀態。 財報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聞泰科技營業收入約247.69億元,同比增加3.9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12.32億元,同比減少27.56%。其中,聞泰通訊產品集成業務上半年營業收入180.10億元,同比下降7.25%,凈利潤為0.75億。 此外,在全球缺芯的背景下,全球最大晶圓代工廠臺積電(NYSE:TSM)也將迎來歷史最大幅度漲價。據悉,臺積電內部決議確定2022年一季度起開始調漲晶圓代工報價,最高端的7納米以下(7納米、5納米)制程將調漲10%,16納米以上的成熟制程將調漲10%—20%。而成熟制程主要用于智能手機等終端產品上。 OPPO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劉波在不久前的一場采訪中對記者表示,目前的全球供應鏈正處于“脆弱”狀態,未來2-3年供應鏈都會相對緊張,此前手機產品本身的毛利率影響著上游工廠生產層面的投產力度和準備時間。 但他同時表示,汽車子等市場的爆發將會改變這一狀況。 “過去由于手機等電子消費產品的技術競爭過于激烈,上游產業鏈在產能的擴充上一直顯得較為謹慎,尤其是在低毛利的產品線上,即便市場需求變得緊俏,上游廠商的擴產意愿并不大。但從去年開始,以汽車電子為首的芯片進入爆發期。”劉波說。 從去年開始,隨著手機廠商切入汽車市場,也給了手機供應鏈投入新賽道的機會。 胡煜華在財報交流會上對記者表示,以汽車為例,輔助駕駛、車載娛樂系統、電子化需求的增加,每臺車需要的芯片市場容量翻了幾倍。匯頂目前的產品正在從單一產品到多元化產品,從單一市場到多元化市場轉型,覆蓋IoT和汽車電子領域,目前已有很大突破。其中,上半年匯頂的健康傳感器系列產品上半年出貨量同比增長15倍以上,BLE藍牙產品上半年出貨量較上年同期取得近5倍的增長。 “市場和技術一直在演變,匯頂已經做好了戰略布局,根據行業變化適當調整供應鏈和研發體系,致力于為客戶帶來更多差異化產品和解決方案。”胡煜華表示。 而聞泰科技則表示,計劃在2023年將平板、筆電、IoT、智能硬件、汽車電子等非手機業務營收比重從目前的約5%,提升到30%。 安信證券認為,智能汽車與智能手機的發展迭代之路極為相似,對于供應鏈而言也是轉型的機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