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經新聞報道,圍繞新一代高速通信6G的標準,中國、美國、日本在專利方面展開主導權競爭,而在核心技術的專利申請數上,中國占整體的4成,處于領跑地位。
據悉,6G有望實現5G的10倍以上的高速通信,預計2030年前后實現商用化。關于以哪種技術作為標準,預計國際組織等最早2024年啟動討論。
日經針對通信技術、基站技術、人工智能(AI)等9個領域,按國家和地區分析了在日美歐中韓和通過國際申請的已注冊和正在申請的約2萬件專利。中國企業的專利數達到整體的40.3%。排在第2位的美國企業為35.2%,第3位的日本企業為9.9%。歐洲為8.9%,韓國為4.2%。
從標準必要專利(SEP)的份額來看,中國在6G領域的份額比5G的35%進一步增加。在5G領域,美國的標準必要專利僅為15%。在6G領域,美國以軟件為中心提高20個百分點,日經:中國在6G專利上處于領先地位。日本在5G和6G領域均為約1成,美日加起來比肩中國。
按領域來看,中國在基站、人造衛星等基礎設施領域有優勢,美國則在軟件領域有優勢。在基礎技術領域,國家電網等中國企業占前20家中的半數以上。
從基站技術來看,美國高通、瑞典愛立信、中國華為位居前列。在AI、VR等軟件技術領域,美國微軟、英特爾排在前列。日本企業強于天線控制和信號輻射技術,NTT、索尼集團、松下、三菱電機躋身基站技術的前20。
有分析認為,越是擁有大量相關專利,越能在標準制定中占據優勢。華為董事長任正非在8月的內部會議上表示,如果不掌握專利,將被他人強制(使用)。華為9月15日公開的會議記錄透露,任正非要求取得6G專利。 |